“宋韵今辉”艺术特展在中国 ...
全国政协委员许江:关于青 ...
省社科联二级巡视员俞晓光 ...
新文科背景下中国艺术教育 ...
“百年担当” 庆祝中国共产 ...
思想与方法——中国美术学院 ...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哲学与文 ...
致敬时代楷模,赓续榜样精 ...

助力新文科建设,为艺术教育提供国美智慧

      11月3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在山东大学召开。会议研究了新时代中国高等文科教育创新发展举措,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并为“全国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揭牌。山东省副省长汲斌昌出席活动并致辞,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作主旨报告,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组长、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宣读《新文科建设宣言》。中国文联副主席、教育部新文科工作组副组长、教育部高等学校美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哲学与文化创新研究院院长许江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会议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范海林主持。

       中国美术学院在南山校区设置分会场,党委书记金一斌、副院长曹晓阳,各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负责人参加视频会议。

      吴岩发表了题为”积势蓄势谋势识变应变求变——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的主旨报告。报告指出,要全面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发展大势,面对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主动引领世界高等教育变革。要全面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发展大势,面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新需求、新变化、新阶段、新特征、新考验,特别是十九届五中全会确定的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目标和新要求,大力推进人才培养范式的新变革。要全面把握“四新”建设的内涵实质,推动“四新”成为走进新时代的新教改、赢得新时代的新质量、领跑新时代的新体系。

      报告强调,文科教育是培养自信心、自豪感、自主性,产生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形成国家民族文化自觉的主战场主阵地主渠道。新文科建设就是推动文科教育创新发展,是培养知中国、爱中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培育新时代社会科学家,构建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学派,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的战略一招、关键一招和创新一招。

      报告指出,新文科建设不仅影响文科本身、影响理工农医教育,更影响高等教育全局。推进新文科建设要遵循守正创新、价值引领、分类推进“三个基本原则”,把握专业优化、课程提质、模式创新“三大重要抓手”,抓好中国政法实务大讲堂、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中国经济大讲堂、中国艺术大讲堂“四大关键突破”,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文科人才。

 

《新文科建设宣言》

我们的共识:新时代新使命要求文科教育必须加快创新发展

 

提升综合国力需要新文科。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和文明素质,关系到社会的繁荣与和谐。新时代,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大繁荣,增强国家综合国力,新文科建设责无旁贷。

 

坚定文化自信需要新文科。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核心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次的要素,文化自信在根本上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引领力。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新文科建设大有可为。

 

培养时代新人需要新文科。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在大国博弈竞争中赢得优势与主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关键在人。高等文科教育作为培养青年人自信心、自豪感、自主性的主战场、主阵地、主渠道,坚持以文化人、以文培元,大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时代新人,新文科建设任重道远。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需要新文科。高等教育是兴国强国的“战略重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根本上要求高等教育率先实现创新发展。文科占学科门类的三分之二,占专业种类和在校学生数的半壁江山。文科教育的振兴关乎高等教育的振兴,做强文科教育推动高教强国建设,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新文科建设刻不容缓。

 

文科教育融合发展需要新文科。新科技和产业革命浪潮奔腾而至,社会问题日益综合化复杂化,应对新变化、解决复杂问题亟需跨学科专业的知识整合,推动融合发展是新文科建设的必然选择。进一步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推动文科专业之间深度融通、文科与理工农医交叉融合,融入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文科教育,实现自我的革故鼎新,新文科建设势在必行。

 

我们的遵循: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文科教育发展之路

 

坚持尊重规律。尊重文科教育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是新文科建设高质量推进的基本前提。文科教育教学兼具价值性与学术性,强化价值引领是新文科建设内在要求。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提高高等文科教育的时代性、科学性和创造性。

 

坚持立足国情。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是深耕新文科的肥沃土壤。推进新文科建设,要坚持不懈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加强对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形成中国特色文科教育的理论体系、学科体系、教学体系,为新一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坚持守正创新。在传承中创新是文科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丢弃传统,就是自断根基;不求创新,必然走向枯竭。新文科建设既要固本正源,又要精于求变,要立足两个大局,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主动适应并借力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文科教育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坚持分类推进。文科门类众多、特色各异的特点决定了新文科建设必须分类推进。要根据各自学科专业特点,结合行业领域特定问题,促进八大学科门类特色发展,实现文史哲促人修身铸魂、经管法助力治国理政、教育学培元育才、艺术学美人化人。

 

我们的任务: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

 

明确总体目标。推动文科教育创新发展,构建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格局,建立健全学生、学术、学科一体的综合发展体系,推动形成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学派,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不断增强自信心、自豪感、自主性,提升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

 

强化价值引领。牢牢把握文科教育的价值导向性,坚持立德树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提高学生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

 

促进专业优化。紧扣国家软实力建设和文化繁荣发展新需求,紧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文科专业深入融合,积极发展文科类新兴专业,推动原有文科专业改造升级,实现文科与理工农医的深度交叉融合,打造文科“金专”,不断优化文科专业结构,引领带动文科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提升。

 

夯实课程体系。紧紧抓住课程这一最基础最关键的要素,持续推动教育教学内容更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引入课堂、写入教材,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鼓励支持高校开设跨学科跨专业新兴交叉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培养学生的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和实践能力。

 

推动模式创新。以培养未来社会科学家为目标,建设一批文科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高地。聚焦应用型文科人才培养,开展法学、新闻、经济、艺术等系列大讲堂,促进学界业界优势互补。聚焦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加大涉外人才培养,加强高校与实务部门、国内与国外“双协同”,完善全链条育人机制。

 

打造质量文化。坚持学生中心、坚持产出导向、坚持持续改进,构建中国特色的文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文科特色质量文化。建立健全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文科教育质量常态监测体系,实施文科专业认证,强化高校质量保障主体意识,促进文科人才培养能力持续提升。

 

中国高等文科教育为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践行中国道路,为托起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而坚定前行!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中国新文科建设,我们从这里启航!

 

 

 

      许江在大会作题为“文声艺动”的发言。他阐述了对于新文科建设的理解,认为文史哲的养心塑魂,经管法的实务功,教育与艺术的育人化人,各专业知识体系、格致方法、价值理念、度量尺衡、感知路径都十分不同。《新文科建设宣言》从提升国力、坚定自信、培养新人、建设教育强国和文、科融合发展等五个方面,全面梳理新文科建设的时代意义与重要性,凝塑了文科宏博战线的广泛共识;以四个“坚持”凝炼文科建设的重要内涵,提出我国文科教育发展的特色之路;围绕提升水平,强化特色,构建体系,提出新文科的共同任务和基本着力点。《宣言》有高度、有着力点,做了很好的开创性的工作,艺术学科应积极响应,“文”声共舞。

      许江分析了艺术教育面临的挑战。他指出,在新文科的八大门类中,艺术学是最年轻的,却也是最古老和悠久的。艺术学提升为学科门类,既是对人文智性方式的重视与提升,又是我国高等教育学科设置的推进与优化。总览发展的整体,今天艺术教育的主要挑战在于,在当今的国际竞争中,理工医农属硬实力,文科均属软实力,人文教育的个性化内质、诗化特征始终面对技术理性的拷问,遭遇一系列技术时代的命题;改革开放以来,西方人文教育的优秀经验和当下危机,金沙俱下,一道影响着变革中的中国人文教育;中国的艺术教育在独特的根源因素和传统风神的基础之上,从中国当代生活大地出发,进行时代性、创造性的继承、转化与变革,缺少现成的方案。

 

      许江对新文科背景下艺术学科的建设展开思考:

      一是艺术学科是关于人类艺术传承与拓新的重要领域,凝炼着一国一族的文化历史的辉煌,深植着一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及其高度,艺术学科的教育必然葆有地缘的深刻烙印。探索和建构中国艺术教育发展的自主之路尤为重要。不以西方的标准而“时然而然”;要立自家的根源而“己然而然”。如是自主,应强调传统自省的中国经验,创新自强的中国力量,诗性自觉的中国意蕴,开放自信的中国姿态,深耕中国社会大地,深植东方精神根源,既要固本正源,又要守正创新。

      二是艺术学科是人类艺术语言及其精神之道的研究、创造与教育的领域,必当以艺术语言的研究和开发为重要任务。历史上诸多灯传秘籍的传奇,就是围绕着语言根脉的承传。“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语言的承传关系到文化命脉的承传,语言的品质代表了文化精神的品质。“修辞立其诚”,语言的问题也是人的诚心诚意的问题。所以艺术教育,必要怀抱理想、聚焦宗旨、坚守自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思想,持续地根植与深化中国艺术的根源,批判性地面对技术理性,坚定履行教育与文化的双重的灵魂工程使命,保持国际视野与本土关怀的双轮驱动,锤炼中国理念、世界认同的艺术话语体系。要牢牢抓住语言研究的牛鼻子,深入基础语言、专业语言、创作语言的研究,夯实课程体系,打造文科“金专”,推动模式创新,构建中国风格、世界一流的艺术学科体系。

      三是着眼艺术与科技,与理工医农等多学科融通,全面打造艺科新格局。今天,在国家产业结构提升、新产业迅疾发展的大格局推动下,艺术教育蕴育着巨大变迁,一个面向自主、面向融合、面向社会、面向未来的新格局正在凝神聚会、应运而生。面向自主:中国艺术教育自主体系的建构;面向融合:全方位重视艺文、艺科融合;面向社会:深耕社会大地、认知时代命题;面向未来:教育的品质谋定未来的人才品质。艺术教育应以脚踏实地的改革方案,推动模式创新,加强艺科内部和文科内部的高质量融通,加强与理工医农多学科的全面融通,全力打造艺术学科新专业、新格局。以艺术理论与历史为头脑,以中国传统的根源思想为心脏,以丰富的专业为四肢,以强大的融通机制为躯干,通体联动,协和感心,铸炼艺术教育学科的合理布局和有力运行。

      当日下午,在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分组研讨中,许江作为召集人主持会议,在听取来自全国的人文社科专家发言后,总结三点思考和建议:

      一是对新文科发展视域的思考:这次学科重构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新文科教育工作者以更广大的视野,对今天的社会变革、实际需求和国家战略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全方面的认识提升。

      二是对新文科发展轨道的思考:文科是人的价值观念及其实施和心灵养育,具有很强的价值理性。无论工具如何变化,不能代替思考本身,不能代替思考的力量和内涵。现代技术在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潜藏诸多问题,如何回应现代技术的挑战,是新人文学科尤其要思考的问题。

      三是对新文科评价体系的思考:优化艺术类学科的评价体系,重视艺术作品,希望在今后的一流学科评估、“双万”建设中,持续分类推进评价体系改革。

 

 

 

 


 部分来源 高教创时代 山东大学

 文字 |胡心云

 编辑 |刘杨 崔政 陈思 

 审核 |徐元

 

出品: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中国美术学院新闻中心

          CAA全媒体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