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全国艺术院校哲学社会科学论坛已经第三届了。这个论坛是张东刚司长提议,在教育部关心下创立和召开的。记得是前年的十月,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召开第一届论坛,那一届的主题是“核心价值观建设”。张东刚司长作开幕致辞,指出论坛意在建立一个艺术院校的思想交流平台,借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资源与思想讨论来促进艺术院校和艺术学科的科研创作、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整体提升。论坛呼吁:艺术是价值观念养育和传播的载体,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是关系艺术教育的思想建设、基础建设、素质建设的大事,也是全国艺术院校研创工作拓展的核心。
第二届论坛在中央美术学院召开,主题关于“艺术创作”,积极回应了总书记的“创作是艺术家之本”的号召。范迪安院长在发言中高度强调了艺术创作是推动艺术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服务文化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
今天,冬至初过,我们聚会古城西安,举办第三届论坛,将围绕“一带一路——艺术印象”的主题,重新发掘“丝路精神”的新时代价值和意义,构建“一带一路”视野之下的人才培养与创新研究的新模式。我们感谢西安美术学院为这届论坛所作的精心安排。
“一带一路”是总书记提出的一个强国理念。丝绸之路,悠远而漫长,曾经是中原的“中土”向着“西天”和更遥远的西方的通道。这条通道承载了无数东西方商贾旅者的负重和跋涉,也承载了中国人关于“天下”的无尽想象。古往今来的人们以丝绸来命名这条人类历史的长路的时候,既叙述道路的绵长,又包蕴了东西方商品交易中某种共同感知的内涵。这条路有地域与文化的囿闭与跨越,有自然与人为的艰险与阻隔,有宗教传播的使命与担当,有人类几大文明的交锋与融变。这条路代表了远方,代表了超越,代表了无尽的融合与迁变。它活在横越亚欧的漫漫烟沙的道途上,活在华夏民族乃至亚欧诸多民族的成长与迁变中,活在敦煌、麦积山、白马寺以及遍布中国的文化遗迹、深山古刹、闹市宗祠之中,活在苏杭的绣庄、绍兴的桑园、槽运的江河等麻丝为衣的生活世界里,活在唐三彩、青花瓷、外销绸和红楼梦大观园还有我们家家户户的箱底架上。丝绸之路是活的,活为历史记忆和现实生活,活在千秋百代和每个人的切肤感受。
现在国家提出丝绸陆带与丝绸海路的愿景,并将这种愿景作为亚欧共享的合作蓝图。我想,这其中的要义就在于以丝绸之路曾经的担当和想象,来建构一条穿越亚欧的大动脉,超越某些狭隘的地缘政治的束缚,超越意识形态的纷争和歧见,来形成一种宏大的、更为积极的世界观和全球观。在这个宏伟的蓝图中,经济是核心,文化是引子,共享是动力。那丝绸之路活着的诸多文化内涵、精神内涵、艺术内涵是推动“一带一路”的重要力量。
去年是万隆会议召开六十周年,中国美术学院举办“万隆:第三世界六十年”国际论坛。在那次论坛上,我回溯了与我同岁的万隆会议、第三世界话语及其代表的独立自主的国际思潮在我成长历程中的悠蔓记忆,回溯了那曾经被叠加了多层政治意义的“芒果”以及“文革”的浩大巡礼,在一代中国人心中铸成的思想斗争的深深印记。事实上,去年的那个会议正是以“万隆会议六十年”作为一个文化视角,梳理历经变化而陷入迷离的国际情势,在重新被整合的国际力量中,以万隆的历史愿景来拷问今天的国际现实。在万隆精神遗产渐渐缺失的反省中,与会者努力厘清某些值得珍视的东西,重新建立超越地缘争端的国际性视野。
显然,“一带一路”是对万隆精神的一个历史性的回应,是根植于今日中国迅速崛起、国际情势日趋复杂的现实境况所作出的更为切实也更具影响力的一个时代计划。面对这样一个宏大计划,中国当代的文化艺术应该拿出什么样的创造来作引子,这是我们艺术界的共同命题。我想有三点至为重要:第一,经济是互利的,文化是共享的。我们一定要以优质的创造,展示中国文化的仁爱的生命特征与内美的价值品味,让漫长的丝路来见证华夏民族和睦和美的初心。第二,经济是交互的,文化是交流的。我们既要输出我们的优秀文化,也应吸收人家的优秀文化,要突破惯常的东西对话的文化格局,对漫漫丝路上众多文化采用多元多样的对话与交流方式。第三,经济是亲市场的,文化是亲人的。今天的世界在急骤变化,我们不能再简单地以传统复制来交流,而应以实现创造性转换和提升的本土再造的力量来呈现给世界,以普世关怀内涵之下的真正的东方品质来面向世界。
各位院校长朋友,每当我看到高铁线上飞驰着的列车的时候,我总想到“义新欧专列”。那从浙中山城义乌出发的长长车厢里,装载了多少中国企业的期盼、多少中国农民工的汗水,其中又装载了多少中国人真正的创造呢?从贴牌制造到原创制造,其中真正锤炼和敲打的是中国创造的国力。这样的国力,正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我多么希望每个月都有一辆设计专列发往欧洲,让世界感受中国创造,感受那丝绸品质的东方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