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韵今辉”艺术特展在中国 ...
全国政协委员许江:关于青 ...
省社科联二级巡视员俞晓光 ...
新文科背景下中国艺术教育 ...
“百年担当” 庆祝中国共产 ...
思想与方法——中国美术学院 ...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哲学与文 ...
致敬时代楷模,赓续榜样精 ...

[艺术教育]许江 | 诗意葱茏的艺术审美创造思路——关于美术院校、美术创作与审美文化的对谈

封面
作者介绍


诗意葱茏的艺术审美创造思路

——关于美术院校、美术创作与审美文化的对谈
 

 

周星(特邀主持) 许江


 

这次我的访谈对象是中国美术学院原院长许江先生。应当说我访谈的各个重要艺术学院的院长都极富个性魅力,他们都有各自的学术专长,也有丰富的执掌学院的管理经验,同时他们都是各自领域出色的艺术家,有着自己的艺术感悟。而这次和许江先生的对话让我印象极其深刻,被他无处不在的诗意语言文采所吸引。他总是带着艺术性思维和诗意的语言来回答问题,再引出他的感慨,阐释独特的艺术见地,的确别具一格。比如这次访谈中,许江先生就用诗一样的语言以及哲理性的禅语来表达他所欣赏的“啐啄同机”,这是颇有玄机同时韵味无穷的一句话,他以为这才能“应周星先生所问而抚往兴答”云云,让我也为之兴奋而思索。我想,这就是在对答之间呈现出的一种艺术家的形象思维和上升到哲理思维的独具一格。


阅历与理想形成

 

 

周星:十分高兴您能接受我的访谈。和您结识多年,我作为教育部高等学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您作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美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我们不时有艺术类专业的会议交流探讨,受教不少。您此前长期担任中国美术学院的院长,在您任上,中国美术学院发生了许多的变化。毫无疑问,您也是中国最重要的专业美术院校学科发展构建的推动者。您的文化追求、审美观念、为建设独特的专业艺术教育体系所做出的努力,都使得中国美术学院在中国专业艺术院校中独树一帜。那么,我的第一个问题从探寻您的人生阅历开始。您的整个经历和中国美院有什么样的联系?您从何时开始在中国美院任职,在学校工作了多少年?请给我们介绍一下您的整个工作履历和您个人经历的独特感受。
 
许江:周星教授的询问让我不由得先以诗来回应:
 
青青陌上葵,殷殷向夕晖。
满盘硕籽垂,孤杆朔风累。
苍原卷苍茫,焦火炙憔悴。
友朋遥相愿,素念送将归。
 
在我的人生历程中,青少年的记忆总难忘却。中学毕业后,我当过农民、进过工厂,工农兵中就少了当兵,但我那时的名字曾叫学军。我是少有的亲历了二次插队——土插队和洋插队经历的人。1973年秋到1976年春我在福建沙县知青插队,当两个大队的民办教师。这土插队让我亲历了“文革”之时中国山乡农村的贫穷疾苦。1988年至1989年接受中国美院的安排,我到西德汉堡美院作为交换生进修两年,这洋插队让我亲身感受到我们国家与西方的距离。正是这些经历,磨砺着生活的感悟,让自己的个体生命涵融在时代大潮流之中塑造和成长,由此来认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深远意涵。
 
我常同人说:我是搞校史研究出身的。其实这种研究不是我的专业,而是我起步投身学院领导工作前重要的经历。今天来看,也是我成长的重要助力。目既往来常吐纳,情似赠答兴往还。中国美院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深厚传统的大学。上世纪最后的几年,在我履职院长前夕,我主持了学院七十年校庆和首任院长林风眠先生的百岁诞辰学术活动。抚今追昔,探根溯源,我逐迹一代名师的人生行旅,从中阅读学院精神的内涵,串联时代变迁的足迹,识出这个学术族群的内生脉络。通过对学院院史的梳理与大历史之间的激情对照可发现,中国美院源于新文化运动的启蒙担当与美育理想;她融汇中西、学贯古今的会通品格与名师情怀;她两端深入、创新发展的策略思想与诗性特征,伴随着与我们长相浸润的西湖湖山,都渐渐地浮游上来、显现出来。我感受到了这种学脉中流淌着的丰神情韵和筋骨理路,我感受到了这股学脉在时代激湍中勇立潮头的特色与担当,我与这所学校所有的学历历程、与所有人与事的交往和亲熟,都由之转化成一种脉脉的亲情和莘莘的责任。
 
从七十年校庆到九十年校庆,我在院长位上二十年。学院从2万多平方米的空间,发展为近50万平方米的学城;学生从800多人发展到8000多人;学科专业从美术、设计发展到五个一级学科融通共进的新艺科格局。这些变化很重要,但真正在我心中秉持不变的是一种望境,大学的望境。这个望境中,既有蔡元培先生、林风眠先生的孤山烟雨;有黄宾虹先生、潘天寿先生山水草木的沧桑噎心;有肖峰先生、全山石先生等一代名师的博采广集、时代勃发;又有众多先师思痕斑驳、筚路蓝缕的坚守与苦斗;有源于民间和自觉的实验理想与诗性气质;有地方的特色与珍贵的品质。正是这些无限生动的往昔,构成美院脉络与史诗的根基,深深地陶养和教育着我。直若象山的山水望境,我在那里看到四季、看到风神、看到诗与远方。面对望境,总有一份特殊的充盈,把日常和心愿投进去,与学院的建设相会,与艺术创作和艺术育才相会。这是真正指引和支撑我二十年努力的思想根源。
 

周星:如果不是这次的访谈,也许我们所看到的许江院长大多是在各种会议上阐释管理经验、阐释艺术创作理念,以及大气磅礴地抒发自己对于学科发展和对中国艺术教育事业,尤其是美术院校艺术教育事业的宏愿。我很高兴的是,借此询问第一次了解到您经历的细微之处,以及培育与触发您后来成为出色的艺术院校院长的来由,也多少窥见了许院长的心理、情感以及思考的蕴藏。我觉得我得到的印证就是,您是一位充满理性也充满着激情的艺术管理者,同时是对于诗和远方的内在含义有深刻认识的学者。


美术院校建设的诗意文化追求

 

 

周星:许江院长为中国美院的建设竭尽心力。我曾经多次听到过您的宏伟构想,尤其是对中国美院的整体构建,以人的身体为比方,做了许多惟妙惟肖的逻辑性比喻,鲜活而生动。请再为我们介绍一下那些奇妙的构想构架及其内涵。同时,这些构想的脉络和有机联系是什么?希望详细谈谈在观念构想、理论思维上如何来看待中国美院的建设,是用一种什么样的气性贯通的方式来把握的。
 
许江:也许这一诗意是我的感悟的凝聚:爱将绣穗掷身后,总愿望境铸心同。
 
21世纪的初年,学院开拓象山校区,开启了跨越性的历史拓展。这种拓展是被当时的机遇催促而行,不敢说是宏篇巨构,但在量的尺度上的确根本改变了美院以往的学院体量。在这个量的历史性变化背后,始终横亘着一种特殊的诗性情怀。这种情怀造园取境,筑课育人,强调会通,坚守东方。具体包括如下的几片可见与不可见的山水建构。
 
首先在象山建造中,强调大学望境,构建一个关于人的山水化的成长环境。象山建造环山而筑,山北是合院高台模式,如若胡马啸风。山南是叠院山房的巨构,如若双龙戏水。同学们在这样的连环筑造中,与山水长相浸润。那窗、那门、那走廊成为一个个独特的界面,同学们在这里朝朝暮暮与自然四季、与青春四季遥遥相会,在青山的深处,看到陌生的自己,未来的自己。学院的山水望境就这样潜移默化地浸润在代代学子的心中。
 
校园是可见的结构,学科的内在关系是不可见却更本质的结构。中国美院的发端是美术学,其中交揉着全球与本土、传统与创新、人文与时尚等诸般关系。我将美术学科的诸般专业比德人的形状结构,以艺术理论为心脏结构、以中国书画为形象大脑、以油画和版画为左膀右臂、以综合艺术为连接四肢的身躯、以雕塑与跨媒体为迈动的双腿,组成合体联动的生命机制。后来又以美术学和艺术学理论的传统优势学科为基点、以设计学为拓展重点、以影视学与建筑学为增长点的“三点”思想,来塑炼学院新世纪的“多元互动、和而不同”的格局。同时又强调品学通、艺理通、古今通、中外通的“四通”理想,以此引领中国美院学子的培养。
 
青山塑胸襟,绿水带业心。大学望境的建造,人形结构的构筑,“三点”的格局思想,“四通”的育人理念,所有这些都促进了学院从单一美术学、设计学学科中突围,建构起一个互动共生的视觉文化学科群。这个学科群的内核是以中国精神为核心的东方学研究。这里的东方不是囿闭的、单一的民族传统体系,而是广采博集、生生不息的东方大地,是回返本土生活根源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正是这一内涵追求,在学院代代传承的学脉中跬成某种根源性的优势,在学院盘枝错节的专业格局中,形成了落地扎根的方法论体系。传承薪无尽,拓展知何长?现在,以东方学研究为核心的视觉文化学科群建设已经成为一流学科建设中招展的旗帜。
 
周星:我多次去过中国美院在西湖边的南山校区和在象山的新校区,那种宁静中的趣味和微妙的构造给我带来很多感触,在我脑海中凝聚起来的两样东西印象特别深刻,一个是“望境”这个辞意的悠远;另一个就是以人的躯体来描绘一种理想的象征性的生动。也许在许江院长这里,“望境”是一种熔铸于生活理想与理性思辨的哲理意味的关键词。在我看来,“望境”既是校园向社会展现的宽广境界,同时也是办学需要巨大的胸怀和开阔的眼界的瞩望,还是您自己的一种胸襟和希望之境界。以前我看过一个诗意十足、充满艺术文化气息的以学校“望境”为核心的影片,其中悠然的画面、诗情画意的形象表现、氤氲的娴静气息,把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的望境描绘得栩栩如生、触手可及。我想,这就是包括您在内的中国美院师生所期望的校园、校园文化与自然融合在一起的优雅境界。在这样一个高瞻远瞩而混融的诗意望境中,您所阐发的关于办学以人体作为比拟,体现出浑然一体的充满着精神血脉和肌理结构的办学思想。


中国美术学院的现实和未来

 

周星:许院长在执掌中国美院的学科专业发展布局上卓有成效,中国美院近年来取得的创作成绩也相当亮眼。请问目前的中国美院形成了怎样的布局,学科发展规模和取得的成绩如何看待?在中国艺术院校比照中如何衡量其独特性,放眼未来会有什么样的发展态势?在这其中,中国美院多学科、专业形成了一种什么样的有机联系?您认为,将来中国美院的发展应该走什么样的方向?
 
许江:今天的艺术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以互联网为特征的数字时代,正在营造前所未有的互动共生的全球境域:一个全球观念与本土根源的互动共生的境域,一个严肃人文关怀与时尚娱乐潮流的互动共生的境域,一个传统媒介与新数字技术媒体的互动共生的境域。中国的艺术学提升为学科门类,各艺术品种成为不断走向深化与综合的一级学科,艺术创作的融合出新,生发出众多专业与专业方向。那种专业的繁杂与学习的蹊径不是发展的目的,真正的专业学科的建构理念是要建立在国际视野与本土资源、人文关怀与时尚潮流、传统转化与新媒体拓展这三组相向相成的双轮驱动之中。学院这些年来的学科专业建设正是在这些双轮驱动中破浪前行的。

中国美院的学脉梳理,新世纪的破茧发展,内生出学院的四种基本精神:文化振兴的使命精神,勇立潮头的实验精神,上手养心的哲匠精神,人文湖山的诗性精神。中国美院九十年,夙愿莫忘,矢志坚强。二十四个字的立校宗旨:整理中国艺术、介绍西洋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刻在早年学院官方素笺之上,也刻在代代师生心中,如今,又刻在南山、象山的红门之上。这二十四字,早在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的年代里,深耕了新文化的理想,厘清了东西文化融合创新的方法,揭示了创造者的使命,进而深深地融入学院九十载风雨历程中。近代浙江民风朴实,士风崛起,勇立潮头,走在时代之先。受此浸润,改革开放以来,学院屡次掀起实验的艺术热潮:八五新潮、具表绘画、书艺实验、纤维塑体,跨媒突破,本土筑造,一波一波,浸染向各个艺术种类。传统精神不断重访更新,叠代转型,由地缘生态、社会批判、哲学思考、新媒介创新之处不断赋以新能。从东方学研究出发,擘画书学、画学、绘画论的建构,磨砺汉字研究、视觉艺术建构、本土建筑学、诗性纪录片摄制、巨构艺术等多个实验性研究的突破口。中国美院长期提倡劳作上手、读书养心,在山水望境中,像工匠般劳作,像哲人般思考,持续推出国美哲匠。在西湖湖山、江南山水的熏养下,学院还提倡艺术的诗性精神,让青年的心在诗的山水中陶然相会。正是这四种精神氤氲淳化,淬炼提升,为学院的双轮驱动赋能,为学科专业发展提供清淳神秀的学术品格。谢朝华,启夕秀,中国美院的未来发展更应当坚守这些基本精神,自我修复,自我赋能,努力实现双一流的建设目标。
 
周星:中国美院无疑是中国专业艺术院校中出类拔萃的一所院校。在一般人的理解中,它在美术方面有突出的成绩,大师云集、历史悠久。实际上,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美术学院对中国专业艺术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有很深的文脉蕴含其中。您提出学院的四种基本精神:文化振兴的使命精神,勇立潮头的实验精神,上手养心的哲匠精神,人文湖山的诗性精神。显然它是一个宏观的角度,从多方面的聚合来看待学院的发展特性,我从外行的角度来看,特别欣赏您提及的艺术诗性精神、艺术和诗之间的这种关系,倡导无限畅想、不断创造。因此,中国美院不仅在绘画上有优长,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比较综合性的既有美术、设计等优势学科,又包容多样化艺术文化培育的重要专业性机构,这是艺术教育从专业精深到专业综合扩展的必然趋势。

 

个人创作精神理念与表现意义

 

 

周星:在我看来,许江院长不仅是一名出色的美术教育家,自然还是出色的油画家,以及具有诸多艺术教育构想的艺术理论研究者。您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以及浙江美协主席等职务。您在教育、创作以及理论思维等多方面都有独特的贡献。但是我十分好奇许院长的创作。您独树一帜的油画题材创作,聚焦于各式各样的葵花造型描摹和创造性表现,在新校区中可以看到诱人的葵花在某个季节或昂首绽放或低垂注目,大幅扑面而来的葵花造型令人猝不及防而惊讶。那么请问在您的艺术创作之中,葵花创作的来由是何因?您的创作有什么样的观念包蕴和理念支持,以及从中把握的艺术的奥妙是什么?
 
许江:葵与人等高,花果同体,因着硕盘倾日而引人揣度,浮想联翩。硕盘中总有一种丰硕,也有一份坚守。杜甫诗云: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葵花向日的物性坚强,叙说天地之间的某种相守、某种超越,令人感动。草木寄人心,面对草木,我们总有一份充盈,常将万物投进去,去与心灵相会。所以我画葵、塑葵。
 
我的葵总是复数。一支葵的残破,那是残破;一片葵的残破,那是一个季节,是一代人。葵炽热、燃烧,葵坚强、沧桑。在那莘莘的葵原中,总有一种我们这一代孳孳以念的个体与群体的生命运象。个体的生命传递出集体命运的声响,就若史诗的宏钟,就若万物之春的轰鸣。
 
我的葵总有一种变形。当葵若山壑巨石,我们的感动也被放大,某种气势宏大的兴味也被抽离出来,虬须摆动,雷声轰响。那巨葵像灼灼其华的花,像腾腾吐舌的焰,像翻转腾升的山,像随物伸展的风。这种草木花果的变形,“欣欣此生意”,带来自然天性的萌生,正是一种东方诗意的兴发。我们由此回返东方的根源,去重新感受生命,感受花的山河,感受生命中某种博大隽远的风神。
 
梦为风雨常催醒,葵未桑老神已奇!我画葵已经十七个年头,不可谓不深扎。许多人说你可以改一改了。殊不知画葵即画人,画一代人的生命写照。一代人的生命行不尽,青未了,如何放下呢?“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东西方对自然、对胜迹俱有神往,但观看的方法、表现的语言、精神的诗性皆有不同。“吾观风雨,览江山,总觉风雨江山外有万不得已者在,此万不得已者,词心是也。”东方人的风雨江山,始终不离自然本身,对象与心灵如有神契,相合相忘。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情往似赠,兴来如答,葵园的耕耘哪能停歇!
 
周星:最初,只是知道许江院长是中国专业性美术院校的院长,后来聆听了您对于艺术管理和美术教育的一些警语箴言,再后来见识到有关葵花的绘画创作。您的回答完全是一种艺术家的语言诗性的发挥,对绘画的精神、绘画对象的意味,以及画物即画人的品性等都做了诗意的表述。作为观赏者自然远观而未必了然其内蕴深度,但关于单体和群体,即个人和一代人的关系、绘画对象之中包容的无穷韵味,以及人与葵的相互呼应感应之关系等,的确也于我心有戚戚焉。
 

新文科与新艺科的畅想

 

 

周星:在许江院长的带领下,中国美院的学科已经不限于传统的绘画专业,那么按照当下新文科建设的思路展开,您如何理解新文科建设对于艺术学科,尤其对于专业性的美术学科的价值?中国美院的实践中,您认为在哪些方面其实已经在践行着关于新文科建设的思路,将来这种新文科的建设思路还应该从哪些方面拓展?
 
许江:近年来,教育部面对时代的大变局,擘画学科专业的综合变革,提出新四科的格局思想。去年11月,在山东威海召开全国新文科建设会议,全国新文科各方人士聚集一堂,从一个智性方式的整体及其包涵的价值特点和使命担当,从一个契机与危机共存的大变局及其挑战和思考,来提出共同临对的问题。会议发出《新文科建设宣言》,擎举新文科建设的当代意义与重要性,以“四个坚持”凝练文科建设的重要内涵,树立纲领性的共同遵循,同时围绕总体目标、价值引领、专业优化、课程提质、模式创新、质量文化等诸方面,提出我们的共同任务。这些必将把我们引导到中国特色的自主之路、艺术教育和研究的体系建构、艺术学学科专业的新格局的向度上来,博取约守,穷源溯流,谋定新发展,铸炼新格局。威海会议之时,我在发言中说:新文科建设发出强音,我们艺术学科当积极响应,“文”声共舞。
 
我曾经提出过新艺科的观念。艺术是人类的基本智性方式,它是以各种艺术的传承、拓展为学术载体,指向艺理兼通、心手兼通、道技兼通、地域与普世价值兼通的人文之学。它以形象的思维、身体的感受、动情的技艺、独创的语言来培养人的心智,完善人的心性,提升人的心灵。习近平总书记讲四个自信,强调文化自信是最根本、最深厚的自信,就是因为文艺为文化树立了最普遍、最形象的根基,而文艺的内涵宏博,特征独绝,又成为了文化自信中最铭心莫忘的标志。《新文科建设宣言》中提出的构建中国学派、繁荣时代文化、培养创新人才正是新文科背景下新艺科的使命与任务。
 
艺科之间的语言各不相同,形态殊异,但其内涵都是人的价值观之学。繁体的“觀”,是大眼睛的猛禽,翔于天而俯察大地,无所不见。这种“觀”是渗入我们身体中去的,是让我们的心与之长相浸润而凝成的。各艺术种类通过专业之学将这种“觀”融入青年的心眼,化作生命的品味与精神,化作创造的底色与内蕴,化作语言的风神与原创的特色。这种“觀”及其品评爱赏,是基于以茶米为食、麻丝为衣、竹陶为用、林泉为居的生活世界与器道系统的,是基于“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情往似赠,兴来如答”的东方诗性及相关历史、哲学体系的,是基于浩瀚深厚的文明典籍、精神经典来实现其一代复一代生生不息的传承与创化的,是基于青山无尽、绿水长流的山水化育及其行为与精神的凝塑的。这些可以成为新艺科的共同基础,为中国的艺术教育铸炼本根,塑励初心。
 
艺科之中,美术学是视觉艺术类,舞蹈音乐学是舞台艺术类,戏剧影视学是表演综合类,设计学是应用艺术类,艺术学理论是理论研究类。各种类别有自己的形式时空、自己的语言特点、自己的历史沿革,但它们对民族传统的根源吮吸,对历史经典的表现与转释,对独特民风精神的转释与生发,却都是一理相同,其“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摇荡性情,形诸舞咏”的语言之理都是相通的。正是这种语言不同之间的间性,存在着味象的沟通转换的道理,这又是艺科走向融通、创造新语言的蹊径。同一种类中,东西方殊异的方法和情趣,也为艺术的融合出新提供了多种可能。中国美院历史上强调中西融合、重视多元互动、追求和而不同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在各大门类的基础上强调宽口径、厚基础,也是这个道理。强调新艺科之间的融通,体象味象的感悟,经典的转型与化合,为新艺科的拓展提供了广阔天地。学院美术学每个专业都有一个综合的方向,跨媒体艺术的变革发展、创新设计的全面改革就是这方面融通思考的产物。
 
海风乍起,山雨满楼。今天,一个互联网的数字时代已经到来。一方面,数字技术、网络媒体给艺术创造、艺术传播带来新平台和众多便利。另一方面,又昭示着一个现代技术统治的时代的到来。尼采说:上帝死了。是什么死了?是如其所显的自然世界死了。传统农耕时代的“自然人类”全面转向工业时代的“理性人类”,现在正转向非自然化的“类人文明”。在这里起至关重要作用的是现代技术。现代技术时代,人通过技术改造自然,进而改造和加工了人自身。这在带来方便和生机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风险。技术反诸于人,由此带来从日常生活到价值理性的一系列变化。从阿法狗的人工智能围棋到今天的消费方式、购买方式、阅读方式的众多变化,技术对人的生活和身体的改造最令人担忧的是人心的非自然化。当此之时,拒绝新技术和新媒体是不明智也是不可能的。我们应当充分认识技术媒体、数字媒体的优势和弊端,对之持以必要的技术认知和理性批判,不仅将之作为艺术教育与传播的重要平台,更应让技术媒体、数字媒体为艺术创造的变革与创新赋能,从传统根源的深处来激活新的媒介,培植原创的媒体语言,使之作为创新的主体,来实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这又是提出新艺科的另一层重要思考。在这里,危机与生机并存,困境与新境共现,特别值得我们深思。
 
周星:您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也让我喜出望外。因为这是在描述国家所提出的新文科建设的基本精神支柱,并且指出您认为最为重要的一些方面。我很意外地收获到您之前提出的新艺科的一些理念,并由此做了更多的阐发。我想,您思考的新艺科也就是在新文科背景下对艺术学科发展的一些观念和认知。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艺术和传媒之间的结合更应该给予赋能的力量,同时,对数字媒体的优势和弊端需要持之以恒的艺术认知和理性批判,我想这也是一个重要的警醒。
 

美育理念的思考

 

 

周星:许江院长一直在倡导知行合一,从办学、专业、学科的建设到美术的扩展化和理论的扩展化,以及您本人对于艺术创作、审美理论等方面都有自己的建树。这里侧重询问您如何看待艺术专业性和美育的关系?扩大一点来说,审美教育在专业性艺术院校如何实施,有何独特性?艺术审美到底在什么层面和艺术创作的人才培养,和艺术创作者、艺术工作者的素质培养形成什么样的关系?还有,我也注意到您特别倡导社区美育,能给我们详细介绍一下您认为的社区美育概念,以及应该从什么方面去推动并且长远发展?
 
许江:早在九十多年前的建院之初,身为缔造者的一代人正是追随蔡元培先生的“美育代宗教”的思想而聚集在一起。当时的学院旗帜一是开展艺术的运动,二是推进社会的美育,旨在培养美术的专门人才。这个社会的美育,诚如蔡先生在建院典礼致辞中所言:“用美的心唤起人心,以真正地完成人们的生活。”可见在蔡先生的心中,国立艺术院的创建是有着社会的宏大使命的。人的生活离开美的心是不完整的。美的心就是美的感受力、美的情趣。这种全民族的美的感受力和情趣正是美育的使命。
 
孩子的美育很重要,教育系统的美育正被不断地加以重视。但这种重视有时也误入歧途。去年曾有个孩子问我:自己三岁学国画,六岁学油画,现在九岁了,应该学什么画。我回答她:学你真心喜欢的画。今天的美育正被众多琐细的级化考核所占据,被所谓的专业意识和未来的考试需求所绑架。这些都应当引起警惕和改善。在这里边,主要的问题往往在于美育教育的组织者和施教者。今天,在校门之外,社区对美育提出更多、更高的需求。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体建设对城乡美育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又提出了时代的新要求。
 
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体建设是一个新使命、新课题。何谓一体建设?就是软硬兼顾、精通一体。“软硬”即硬件、软件,硬件是硬设施、硬条件,软件是内容、是创作。“精通”就是指精品艺术、通俗艺术。当然通俗中也有精品,也有高峰。所谓一体,如树之植,叶茂根深,枝根一体。所谓一体,如人之形,合体相通,心手相融。所谓一体,如山川宇宙,山环水复,天长地久。在这一体之中,软实力的建设尤其重要。艺术的创作、艺术的传播、艺术的培训、艺术的娱乐是真正与市民长相浸润的东西,是可以让一代代人受益终身、栖心止泊的东西。
 
公共文化服务面对城乡、面对大众。文化产品既有经典,又有通俗;既有严肃的人文关怀、人性塑造,又有快意感心的时尚娱乐;既有城乡地方的厚度,又有文化视野的广度;既有传统文化的内涵尺度,又有时尚文化、技术文化的创新需求;既有“敛翮青松”的“贵禽仙鹤”,又有老少皆宜的“下里巴人”。这需要我们的美育工作者深耕社会大地、深扎城乡地方,在对公共文化服务一体认识的基础上,做好体系建设。让我们的城乡骄傲不仅在于好的经济条件、好的城市设施,更在于好的文化民风、好的心性素质。而这样的人才培养的职责又在高校。
 
中国有一句禅语叫“啐啄同机”。小鸡在蛋壳里啐,母鸡在蛋壳外啄。这一啐一啄,一个新生命诞生。艺术家在生活中啐,城乡社会给予关怀、给予平台、给予传播,这是啄。啐啄同机,便是一体建设。实际上,我这二十年来的工作也是一种啐,学院、社会乃至时代的支持就是啄。这啐啄同机,共振此时,正是我们一代人走过来的长路和机缘。
 
周星:当采访进入到美育这一命题的时候,很显然,我们就将艺术更高层面的一种哲理性的审美教育的问题提到台面上来。可以看到,您对于美育有许多切身的认知,对不同层面的审美教育也有清晰的观念认知和深入思考。我们的艺术教育工作者无论是艺术创作者、理论研究者还是艺术管理者,都应该注意审美教育对于艺术而言是至高无上的。审美似乎普泛,却是对于人们精神观念的提升。而无论是对于儿童的教育、大学生的教育,还是对于社会公众的审美教育,都聚焦于“以美化人”这个重要层面,当然也是为了实现“以德育人”这个目标。中国的艺术教育确实需要强化,除了实践性的强化和实质性的艺术认知不务虚、不空洞之外,更重要的是,应该有更高层面的美育的观念、美育的思想确立,由此才能更好地践行我们的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