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韵今辉”艺术特展在中国 ...
全国政协委员许江:关于青 ...
省社科联二级巡视员俞晓光 ...
新文科背景下中国艺术教育 ...
“百年担当” 庆祝中国共产 ...
思想与方法——中国美术学院 ...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哲学与文 ...
致敬时代楷模,赓续榜样精 ...

[都市快报] 喜欢画葵的许江写的第九本书叫《葵望》

在很多人眼里,许江是中国美术学院的院长,是个有点严肃的人。作为院长,举手投足多少会透着一股威仪,尤其是在听他发言或者谈论某件事情的时候,总是慷慨激昂,很有感染力。

不过昨天,平常“爱说话”的许江并不赘言,更多时候,他会拿起桌上自己的新书,低头翻阅。当天,在杭州图书馆报告厅举行的许江新书发布会上,许江的“发小”叶卫平以及浙江大学哲学博士、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孙善春作为新书活动论坛的特邀嘉宾,在台上热烈谈论着许江是怎么在艺术界与文学界之间穿梭自如的话题。“其实我今天有点紧张,幸好请了两个语文老师来救场,他们每个人都能说上两小时。”许江笑。

“我们福建人呐,开口就是‘地瓜腔’,但还是忍不住爱说话。”同许江一起长大的诗人叶卫平开起了玩笑,“许江小时候就有现在这样高了,只是更瘦,我们都叫他‘瘦竹篙’”。许江安静地坐在一旁,友好地点头,然后眯眼笑起来。

记者 余夕雯 摄影 胡聪

@新书

昂首的向日葵是许江的符号 这本书也是他的工作心情日记 许江的新书名为《葵望》,这是他出的第九本书。“葵”是他在十年前选择创作的对象。他画的都是老葵、秋葵,很像出征已久的士兵,闻哨集合,在战场上,遥想自己当年花朵一般的容颜。 这些昂首的向日葵也成了许江的符号,对他来说,这是属于与他一样出生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人的精神意象,带着一个时代的记忆——从儿时的向阳花,到沧桑的葵园;从土耳其马拉马拉海滨的葵园,到日本北海道的葵田,许江一往情深地以葵为题,倾诉着自己与时代的心声。 而这一次,他用文字的方式来描绘他的“葵”。他把书里的内容分成六部分:“说葵”,选辑了他数次个展画册上的前言;“葵殇”是收录他以绘画感受力为核心的数篇文字;“致葵园”部分是作为美院院长的他,从2009年开始每年毕业典礼与开学典礼的讲话合集;“远望者”,辑集数篇文化思考的文章,尤以上海双年展的反思为主;“藿风”,选用了几篇随笔散文;最后的“群葵”,是他为众多师长师友所写文字的甄选。 简单来说,这部书就像是许江这些年的工作心情日记。

@阅读

当年爱上看书是因为藏了两本书 写作与绘画一样“永远是个未竟之事” 关于自己是怎么爱上阅读的,许江说了一个段子。出生在福建的一个教师家庭,许江三岁的时候,父亲就要求他背诵唐诗,“那时候家里有客人来,就会拉我当场测试,总是让父母觉得脸上有光。”不过许江却不是个肯乖乖听话的小孩,他说,自己小时候并不爱读书,唐诗百首背了也很快就忘记。 直到十一岁那年,那是“文革”大批斗的特殊时期。有一天放学回家,许江发现家里正被红卫兵查抄,低头站在一旁不敢说话,突然他发现地上有两本书,一本是中国的短篇小说集,另一本是都德的《柏林之围》。“我赶紧抬脚把书踢到床底下,待他们走后,我又把书找出来。”许江跑到山腰的竹林里读完了这两本书,“这两本书是之前父亲让我读的,我却懒得动,但这时候我充满渴望。”这是许江记忆中自己初次阅读的故事,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他爱上了阅读和写作。 许江说,他现在领悟到真正的写作与绘画一样,“永远是个未竟之事”。“我们一边书写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总以自己的方式书写历史,并把每一个人描绘其中,让我们从中领悟历史的命运。”